给定样地顶点坐标和无人机飞行参数设置,生成满足拼图要求的最佳航线规划,并支持导出为litchi 飞控配置文件。
基于决策树分类算法,通过提交满足要求的训练集,实现无人机影像像素的自动分类。
提供中国沙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服务。
长期定位观测样地(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720度全景图浏览功能。
论文《The divergence of micrometeorology sensitivity leads to changes in GPP/ SIF between cork oak and poplar》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在线发表。研究比较了不同树种的SIF-GPP关系的差异,分析了物种间GPP/SIF的差异以及微气象因子对SIF和GPP的不对称影响,为提高模型估算精度或利用卫星SIF估算区域GPP提供了理论支持。
论文《Can SIF and NPQ be used in the photosynthesis rate simulation of plants subjected to drought?》在JCR植物学领域一区期刊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 在线发表。研究修改了MLR-SIF模型,建立了光合能力与SIF、NPQ之间的机理关联,为理解和推演胁迫条件下的植物光合过程提供了支撑。文章第一作者是林业所研究生施少敏,通讯作者为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丛巍巍老师、课题组成员王锋研究员。
近日,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在《生态学报》上组织开设了“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专栏,并于2022年9月第18期正式出版。该专栏汇集了近两年国内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多项最新研究进展,内容丰富,涉及林草交错带、高寒草甸、滨海湿地、干热河谷和荒漠草原等典型脆弱生态系统。«生态学报»将长期开设本专栏,以充分展示国家生态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生态系统退化机理、生态系统稳定维持和生态服务形成机制以及气候变化对脆弱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响应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重要应用实践,供相关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交流与参考。
UAV-HiRAP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的实验室。
实验室应用当前最新技术例如机器学习、无人机等,致力于发展观测、监测、评估和管理干旱区生态系统的新方法。
实验室提供实习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位置。欢迎来自海内外学者的跨学科合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青龙桥街道槐树居路十号荒漠化研究所;E-mail:wangfeng@caf.ac.cn
UAV-HiRAP lab is a research group affiliated with Institute of Desertification Studies,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It is dedicated to develop the new method to observe, monitor, assess, and manage the drylands ecosystem by applying the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y such a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UAV), satellite and model. We offer Internship, Masters, Ph.D, and Postdoc positions and welcome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cross disciplines. Address: No.10,Huaishu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E-mail: wangfeng@caf.ac.cn